干货分享 | 国家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的未来构建
█ 1、李晓江:城镇化空间特征与城镇体系│实践探索
2016年10月29日,“第13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”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隆重开幕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,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李晓江在论坛上做了题为“城镇化空间特征与城镇体系”的报告。
摘录:城镇体系的构建:城镇空间格局
1、以“城市群”构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
规划至2030年,城市群的城镇人口约7.1亿,约占全国城镇人口71%。2015-2030年新增城镇人口中,约2.4亿人在城市群,占增量的71%。长三角城镇人口将达1.3亿。长江中游、京津冀、珠三角、成渝4个城市群人口将6千万以上。
以功能层级为主,兼顾规模,将城市群分为世界级、国家级、区域级三个等级,结合人口集聚与功能集聚态势,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“城市群”。
国家魅力景观区是自然与文化资源富集,城镇与乡村特色发展,面向休闲消费需求,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广域旅游休闲地区。培育美丽中国的30个国家魅力景观区,总计占国土面积的28%,集聚约全国11%的GDP和18%的常住人口,覆盖了45%的国家级贫困县。
• 国家文化景观廊道建设
梳理国内主要文化资源点,依托交通廊道构建文化发展走廊。主要包括:中东铁路遗产廊道、明长城遗产廊道、大运河遗产廊道、古蜀道遗产廊道、沿长江遗产廊道、茶马古道遗产廊道、丝绸之路遗产廊道、东南沿海遗产廊道等8条文化走廊。
至2030年,在“两横三纵”城镇空间格局基础上,形成以“城市群”为主体形态,以“魅力景观区”为重要补充,以各级中心城市为战略引领的多中心、网络化、开放式的国家城镇空间格局。
至2049年,我们构想全国城镇空间格局将从城镇群走向巨型地区,构建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发展带为骨架的城镇空间格局。
全国区域协同发展分区示意图
2049全国城镇空间格局展望
摘录:前期相关分析:
来源:规划中国
编辑:王聪,刘海猛